郑振铎(1898-1958)永旺配资端,笔名西谛,祖籍福建长乐,生于浙江温州,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、文学史家、社会活动家等。其主要著作有《中国俗文学史》《文学大纲》《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》《郑振铎文集》《俄国文学史略》等。
郑振铎饱览群书、涉猎颇广,是一位堪称“百科全书式”的学者,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代表人物,是一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,用一生才华为中国文化与革命事业鞠躬尽瘁。
01 文学研究上的“求索者”
……
撰写完备的中国文学史,始终是郑振铎心中难以磨灭的追求与梦想,激励着他不断提出新问题,不断进行研究实践。
1922年,郑振铎在《我的一个要求》中呼吁创作“一本较为完备的中国文学史”,并以整理中国文学为己任,潜心投入对中国文学知识的研究之中。
展开剩余80%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,郑振铎撰写出版了四种中国文学史,分别为世界文学通史类书籍《文学大纲》、断代专题史《中国文学史》、通史类书籍《插图本中国文学史》和分类史《中国俗文学史》。
直至1958年不幸殉难,郑振铎先生仍在刻苦钻研,致力于探索中国文学史的整理与编写。
02 守护童心的“孩子王”永旺配资端
……
这位学贯古今的文化大家,胸中始终跳动着一颗至真至纯的童心。
1922年,他创办刊物《儿童世界》,创作、改写和引进了许多优秀外国儿童文学作品。同年创作的《河马幼稚园》,被誉为“中国现代最有影响力的儿童图画故事”。
1923年,郑振铎主编《小说月报》时,还特别设立了“儿童文学”专栏,开创了现代中国在大型文学刊物上设立儿童文学专栏的先河。
这份赤子情怀,让郑振铎先生在儿童文学领域同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,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与发展倾注了深切关怀与重要力量。
“托身于浮宅之上,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。”
斯人已逝,但其故事和精神永存。郑振铎先生为中国文化事业奔波一生,勇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,这样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以热爱筑梦,用担当前行!
《文学大纲》
本书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文学史,是20世纪20年代杰出的世界文学史和比较文学史巨著,是我国在世界文学史课题方面的开山之作。作者郑振铎首次把东西方文学史平等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,对世界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及其代表著作做了简要的概述,堪称“世界文学大辞典”。
《中国俗文学史(上下册)》
左右滑动,解锁更多 >>>
本书是中国著名文学史家郑振铎先生的分类史佳作,成书于20世纪30年代,按时代发展的顺序,依次对从先秦至清代诸朝中国的歌谣、民歌、歌赋、变文、杂剧词、鼓子词、诸宫调、散曲、宝卷、弹词、子弟书等等俗文学样式,做了系统、全面的梳理与论述。
《中国文学史》
本书是郑振铎先生在北平燕京大学任教期间完成的又一鸿篇巨制,被公认为是一部有特点的文学史专著。全书共六十四章,将中国文学分为古代、中世、近代三个时期,详细记录了中国文学的演变与发展。
《列那狐(插图全彩版)》
本书由著名学者、翻译家郑振铎先生翻译,李毅先生合译改写,并配以精致的插画,是一部趣味性极强、引导小读者认识社会的好书。
《聪明的审判官》
热爱儿童、关心儿童的郑振铎先生,本着“儿童本位”的思想,以“儿童文学是文学”为原则,重述了日本、印度、奥地利、匈牙利等国家的大量的民间故事。本书收录了郑振铎创作的《聪明的审判官》《太阳、月亮、风故事》《米袋王》《骡子》等20余篇,是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作品集。
一审:王占宇
二审:肖 欢
三审:耿欣彤
郑振铎(1898-1958),笔名西谛,祖籍福建长乐,生于浙江温州,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、文学史家、社会活
发布于:北京市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